晴天旅遊195國
保加利亞
晴天知識學堂:修道院 Monastery
修道院是一類基督教修道場所,由修道院長(abbot)管理的隱修院教堂或以大教堂為中心的寺院建築群。大修道院一般包括一整套建築,以適應自給自足的教會組織的需要。各隱修院的規範仍有差異,某些隱修院,發過願的修士,幾乎終身不外出。
修道院教堂 Boyana Church
里拉修道院中央的教堂有24個圓屋頂。該教堂係1833年火災之後重修的建築,修復的工作由內歐費特.里爾斯基指導,而壁畫的部分則由巨匠札哈里.左格拉夫等人義務描繪。內部的壁畫牆寬幅達10公尺,雕刻則由沙蒙寇夫等職業雕刻師負責。
里拉修道院 Rila Monastery
位於首都索菲亞以南117公里,海拔1,147公尺。由東正教封聖的隱士里拉聖約翰於10世紀創建。他的苦行住所和墳墓成為聖地,並被改造成修道院建築群。曾於19世紀初遭祝融之災,於1834年至1862年間重建,是保加利亞文藝復興時期的樣本建築。
巴薩博沃修道院 Basarbovo Monastery
巴薩博沃岩石修道院建於保加利亞第二王國時期,最著名的居民是僧侶聖迪米特里·巴薩博夫斯基。他於1685年出生在鄰近村庄,一生都在修道院度過。此修道院是保加利亞唯一活躍的岩石修道院。穿過美麗綠色內院,盡頭是聖迪米特里挖的井,傳說井水有治療功效。
聖索菲亞女神雕像 The Statue of Saint Sophia
索菲亞女神的青銅塑像:頭帶桂冠,一手持橄欖枝,另一手臂上托著一隻貓頭鷹。索菲亞市14世紀因其擁有古老的“聖·索菲亞教堂”而定名為“索菲亞SOFIA”。“SOFIA”來源於拉丁語詞根“SOPHY”,意為“智慧”,索菲亞市就是“智慧之城”的意思
特拉佩吉查區 Trapezitsa
位於揚特拉河北面的丘陵地,是第二王朝時期王公貴族的居所,當時曾興建多達40座的私人教堂,如今僅挖掘出17座,目前正在修建中。
大圓頂清真寺 Banya Bashi Mosque
西元1576年由HADZHI MINAR SONAH所設計,1960年代的共黨統治時期,為了防止土耳其人在此聚會,曾經關閉清真寺,如今在民主改革後又重新開放。BANYA BASHI的原義是”很多蒸氣”,原來它的地底下是天然溫泉,據說可以看到蒸氣從牆壁冒出來。
建國紀念碑
12世紀亞森ASSEN兄弟組織的部隊擊潰拜佔庭軍人,建立保加利亞第二王國(1185年-1393年),並定都於此,開展200年繁榮盛世。
國家美術館 National Art Gallery
國家美術館和民俗博物館位於同一建築物內,這座美麗的黃綠色木造建築物,建造於1880,乃新巴羅克式風格,在奧斯曼帝國時曾作市政廳,解放後又作為皇宮使用,現裏面展示著眾多傑出藝術家的作品和各種民間工藝品。
皮林國家公園 Pirin National Park
位於保加利亞西南方,是一座擁有巴爾幹半島石灰岩地質景觀的國家公園。園內有湖泊、瀑布、洞穴、松樹林等。在崎嶇不平的群山間,散佈著七十多座冰湖,也是數百種代表巴爾幹半島更新世的特有植物及稀有動植物的棲息地。
聖索菲亞教堂 Saint Sofia Church
建於6世紀,經過數次的整修,曾於地下室挖掘出羅馬遺跡,現在看到的教堂是於1858年維修之後的面貌。原本這裡有兩座教堂,後來只剩一座,在土耳其統治時期曾變成為清真寺。聖索菲亞教堂由紅磚砌成,風格樸素,除了幾幅簡單的宗教繪畫以外,沒有任何裝飾。
馬達拉騎士浮雕聖像 Madara Rider
位於保加利亞東北部馬達拉高原,距柯拉羅夫格勒不遠的馬達拉村附近,100公尺高的懸崖上,是保加利亞著名古代浮雕。幾乎和真人一樣大小的騎士,騎在馬上凝視前方,馬蹄踩在一隻身上戳著長矛的雄獅上。英氣逼人聖像,甚至出現在歐元的硬幣上。
大特爾諾沃 Veliko Tarnovo
位於揚特拉河畔,是保加利亞最早的人類聚居地之一,西元前3000年左右起有人類足跡。西元12至14世紀,迅速發展成保加利亞最堅強的要塞,曾作為保加利亞第二帝國的首都,城市大部分的房屋建於河谷兩岸山坡,街道保留了昔日的樣貌,吸引眾多遊客到訪。
聖喬治教堂 Church of St. George
此教堂位於喜來登飯店與總統府之間的中庭內,是晚期羅馬時代的圓頂建築,時間可追溯到4世紀,由紅磚塊建造而成,教堂內部的壁畫和天花板是10~14世紀創作的宗教繪畫,亦視為蘇菲亞最古老的建築物。教堂背後有一座羅馬時代的浴池遺跡。
路色 Ruse
位於多瑙河右岸,保加利亞東北部,與羅馬尼亞城市朱爾久相對,是保加利亞第五⼤城市。城內充滿許多19世紀和20世紀初建造的巴洛克復興、新洛可可藝術主義等等的美麗建築,因此又有「小維也納」之稱,吸引多觀光客慕名而來。
國立外國美術館 Kvadrat 500
保加利亞國家美術館最新、最大的建築。Kvadrat 500的名稱代表面積,它擁有超過500平方公尺的展覽空間。博物館的氛圍極具現代感,展示從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保加利亞的藝術作品,以及十五至十九世紀歐洲、亞洲、非洲和美洲的展品。
聖尼達亞教堂 St.Nedelya Cathedral
約建於西元1460年,原本是中世紀時貴族家族所興建的私人禮拜堂及修道院。鄂圖曼時期曾經作為清真寺。1 925年,國王波里斯二世出席在這裡舉行的葬禮,結果遭到槍擊,犧牲了 123 條性命,不過國王幸運躲過劫。今日的聖尼達亞教堂則是在1989年民主解放後重新整修的。
艾特爾露天民族博物館 Ethno village Etar
位於巴爾幹山脈之間,歷史悠久的建築群坐落在揚特拉河支流沿岸的樹林中,沿著鵝卵石小道,兩旁是19世紀民族復興風格建築,沿街分佈著傳統甜點、皮革、鐵匠、陶工、織布工、銀器等商店和工作坊,展示了保加利亞的風俗,文化和手工藝。
聖佩卡教堂 Church of St Petka of the Saddlers
僅露出教堂塔尖的聖佩卡教堂,是13世紀由TSAR KALOYANO興建,當時是屬於宮廷的禮拜堂,由於當時正值土耳其人統治,為免遭到限制而將教堂建在地面下,成為僅露出屋頂的侏儒教堂,教堂雖矮卻代表巴爾幹地區對於維繫宗教教的決心和勇氣。
議會大樓 Bulgarian Parliament
原為蘇維埃政權時期的共產黨總部,其建築稱史達林帝國風格或社會主義古典風,屋頂上有國旗飄揚,與對角的總統府相對望,是首都地標之一。
俄羅斯東正教教堂 Russian Church
5面黃金圓頂搭配寶綠色尖塔,於1913年奉俄羅斯外交官瑟蒙特夫斯基.克里羅之命所興建,作為獻給尼可拉斯沙皇二世的建築,因此別名「聖尼古拉教堂」。俄羅斯與保加利亞雖然都信仰正教,卻有教派之別,因此他想為俄羅斯正教興建一座教堂,以鞏固該教派的地位。
布爾加斯 Burgas
位於黑海西岸、保加利亞東南部,是該國第四大城市。是保加利亞黑海南岸的中心都市,在工業和交通上都有重要的地位。其歷史可追溯至古希臘時期。在中世紀時期城市開始發展。也是前往保加利亞黑海沿岸旅遊區的重要中轉樞紐。
亞歷山大.內夫斯基教堂 Alexander Nevsky Cathedral
教堂建立是為了悼念當年保加利亞想要脫離土耳其的控制,而引發的俄土戰爭(1877-1878年)陣亡的20萬名俄羅斯士兵,亞歷山大.內夫斯基是當時俄羅斯沙皇的名號。這座大教堂被稱為巴爾幹半島最大,世界第二大東正教教堂,1882年動工花了40年才完工。
科普里夫什蒂察 Koprivshtica
寧靜的小鎮有如一座露天博物館,保留了許多十九世紀鄂圖曼風格的建築,石板路還延伸到巷弄中,寧靜的氛圍讓人人以想像這裡也曾經是保加利亞反抗鄂圖曼土耳其的起義點之一。在此安排您參觀當地傳統老屋。
希普卡紀念教堂 Shipka Memorial Church
希普卡紀念教堂是東正教堂,是保加利亞的國定文化遺產,也是最優美的東正教堂,可媲美莫斯科紅場的教堂。在1902時以俄羅斯風格建造完成,以紀念俄土戰爭中犧牲生命的俄羅斯、烏克蘭及保加利亞的士兵。
市場大樓 Central Sofia Market Hall
清真寺的對面有一雕工精緻的建築物則是市場大樓,1907年建造,其風格混合了新文藝復興、新拜占庭及新巴洛克風格,佔地3,200平方公尺,花兩年時間完工。市集後方是猶太教堂和擁擠的傳統市場。
卡贊勒克 Kazanlak
保加利亞⾸都市郊外的⼀座城市,附近區域氣候極適合栽植玫瑰花,18世紀發展為玫瑰油製造中⼼。每到夏天玫瑰花季,花田盛開的玫瑰,吸引⼤量遊客前往,帶動觀光、提升經濟。舉辦⾄今超過百年的玫瑰節,更成為保加利亞的重要節慶。
索菲亞 Sofia
保加利亞第一大城市,古名塞爾迪卡、斯雷德茨等,14世紀初因聖索菲亞教堂的建立,更名索菲亞。西元1382年,土耳其人攻佔索菲亞,此後的500年中,索菲亞被鄂圖曼帝國統治。1908年保加利亞脫離鄂圖曼帝國,宣佈獨立,索菲亞成為保加利亞首都。
伊萬諾沃的岩洞教堂 Rock-Hewn Churches of Ivanovo
伊萬諾沃岩洞教堂位於保加利亞東北部魯塞城附近的伊萬諾沃村一帶,是雕鑿在洛姆河沿岸的一些大小教堂。伊萬諾沃岩洞教堂是教堂、小教堂、修道院和附屬修道院的綜合體,位置靠近中世紀的切爾沃鎮和舊特爾沃爾城,這裏 曾經是保加利亞第二王朝的首都。
內塞伯爾 Nesebar
發展超過3000年,是黑海歷史悠久的城市,曾被色雷斯、希臘、拜占庭等帝國統治。古城可看到希臘化時代遺跡包括衛城、阿波羅神廟和廣場。其他重要的遺跡包括建於19世紀的舊米特羅利亞大會堂和木屋。被稱為「黑海之珠」及「保加利亞的杜布尼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