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旅遊-世界奇景及克羅埃西亞行程的專家
手機選單

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協和廣場
協和廣場

廣場由Ange-Jacques Gabriel於1755年設計,始建於1757年,是一個由護城河環繞的八角形,介於西面的香榭麗舍大街和東面的杜伊勒里宮之間。廣場上充滿了雕塑和噴泉,1763年以當時的國王命名為路易十五廣場(Place Louis XV)。1748年,廣場上豎立起國王的騎馬雕像。

在廣場北側的皇家路兩側,當時興建了兩座式樣相同的壯麗的大廈,它們能列入這一時期最優秀的建築實例之列。最初它們都用作政府機構,東側的一座用作法國海軍部,但是西側的那座在建成之後不久即開設了豪華的克里雍大飯店(至今仍在營業),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在此消磨下午的時光,並學習鋼琴課程。這座酒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用作德國占領軍總部。

法國大革命期間,路易十五雕像被推倒,廣場也改名革命廣場(法文:Place de la Révolution)。當時貴族階層和資產階級成員接受款待,在格列夫廣場觀看宣判有罪的囚犯活著被肢解,新的革命政府在革命廣場立起了斷頭台,斷頭台前經常聚集著喝彩的人群。1793年1月21日,第一位,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在革命廣場被處決。在這裡上斷頭台的重要人物還有: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伊莉莎白夫人, 夏綠蒂·科黛、杜巴利伯爵夫人、喬治·雅克·丹敦、卡米爾·德穆蘭、安托萬-洛朗·德·拉瓦錫、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路易·德聖茹斯特和奧蘭普·德古熱。

斷頭台在恐怖統治期間最為繁忙。1794年夏天,在一個月內處死了超過1,300人。一年後,當革命變得較為溫和時,從廣場上移走了斷頭台。在1795-1799年的督政府時期,這座廣場更名為協和廣場,作為在法國革命的混亂之後表示出的民族和解的姿態 。在19世紀,這座廣場又曾經更名數次,但是最終還是定名為協和廣場。


協和廣場上的希托夫噴泉,後方是克里雍大飯店,左側是美國大使館
廣場周圍由雕塑和噴泉環繞,另有8座雕像,代表法國8座主要城市(里爾、斯特拉斯堡、里昂、馬賽、波爾多、南特、布雷斯特和魯昂)。1870-1871年普法戰爭後,阿爾薩斯和洛林被割讓給德國,於是斯特拉斯堡雕像被蒙上了黑紗[1],常有花環裝飾,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收回這一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