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旅遊-世界奇景及克羅埃西亞行程的專家
手機選單

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

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天主教教堂,亦稱為巴黎聖母主教座堂,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德式建築,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德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
聖母院的法文原名 Notre Dame 原意「我們的女士」,正是指耶穌的母親聖母瑪利亞。該敬稱也廣泛於西方國家的語言使用,維克多·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即以此為名。

聖母院是巴黎最有代表性的歷史古蹟、觀光名勝與宗教場所,位於市中心、塞納河中小島西堤島的東側南岸,開口面對西方。而在聖母院門口外的聖母院廣場中,有個原點(Point Zéro) 紀念物,是法國丈量全國各地里程時所使用的起測點,使得聖母院被視為法國文化中心點的象徵意義,又更加強烈了一點。

聖母院的前身早在10世紀時,就已經成為巴黎、或整個法國的宗教中心。但是,也正因這般的重要性,人們開始發現原有的聖史蒂芬教堂與它所承擔的重任不相符,再加上原本的教堂已經隨著時間而老舊,而開始思索重新修築教堂的必要性。1160年時,巴黎主教昴熙斯·德·蘇利(Maurice de Sully) 發起教堂的重建計畫,並於1163年時埋下第一顆基石,象徵教堂開始興建。不過,關於到底是誰負責埋下聖母院的基石眾說紛紜,除了昴熙斯·德·蘇利是可能的人選外,也有說法認為是當時的教皇亞歷山大三世負責奠基。 在聖母院完工後一直到18世紀這段漫長的時光中,教堂被進一步改裝的次數與幅度並不多,僅有在1698年時,在路易十四世的要求下,赫伯·德·科特(Robert de Cotte,凡爾賽宮教堂的建築師)將唱詩班席附近進行了改裝以符合當時的審美標準。除此之外還有18世紀時,在教會的要求下,蘇弗洛(J.G.Soufflot,萬神殿的建築師)將教堂正面中央的門口擴大,以便能讓大型的遊行列隊或是抬轎之類的事物能夠直接穿門而入。然而,以上的這些改變,全在19世紀維優雷·勒·杜克的修復工程中,以尊重中古時期設計原味的理由給全部恢復,只留下了極少的蛛絲馬跡。

2019年4月15日,聖母院發生重大火災,造成屋頂尖塔與主體木結構屋頂燒毀,鉛製瓦片融化,石造拱頂燒破三個大洞,然而正面雙塔、建築整體結構得以留存,包括耶穌荊棘冠在內的大部分文物被救出,暫時移往羅浮宮修復及儲存,而聖母院寶物庫基本完好。事發當時巴黎聖母院正在進行修繕工程,電線短路可能是引發火災的原因,如今已展開修復工程。